【第21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

特別感謝: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提供報導

2025一貫道總會《和諧共融 從心啟航》上

6/28/2025

圖片

在這動盪多變的世代,和平不僅是一種期盼,更是一種責任;宗教,不只是信仰的歸依,更是連結心靈的橋樑。

圖片
圖片

美好相遇 共鳴善意
2025年6月27日午後,來自全臺各地、代表多元信仰的青年學員陸續在高鐵左營站集結,搭乘交通車前往位於屏東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正式展開為期三天的第21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剛抵達會場,迎接他們的是整潔宏偉的建築與濃厚文化氣息,學員們依序報到、配房後,隨即進入了開幕式的溫馨時刻。

圖片
圖片

完善設施 人文氣息
「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為弘揚中華儒釋道文化而設立,場地設施完善,包含文化教學大樓、華藏世界大會堂與可容納大量來賓的阿彌陀佛大飯店等。莊嚴大氣的建築氛圍,為此次生活營提供了理想的文化交流空間。中心內更融入自然生態與人文氣息,是一處融合修學與心靈涵養的現代儒教實踐場域。

圖片

學習旅程 歡樂笑容 
開幕式上,由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理事長鍾安住總主教及本次生活營承辦單位代表致詞,一一介紹參與宗教,並邀請大家以謙卑、傾聽、尊重的心,開啟一場靈性與文化的交會。開幕後的破冰活動巧妙地拉近彼此距離,笑聲與掌聲在大會堂中此起彼落。在手冊裡,不僅記錄了每一項活動的安排,更是一段信仰與文化交會的縮影。每一頁,都是一次與心靈深談的邀請;每一章,都是一次與世界溝通的開始。

一貫道總會高雄市分會蔡武章理事長的致詞表示,如果我們愛自己少一點,愛別人多一點,相信世界上會充滿了愛,基督教講博愛,佛教講慈悲,都是在講愛,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我們將愛內化在心靈中,心中有愛,人間就有溫暖、充滿和平。

超越藩籬 傾聽分享
傍晚,由來自不同宗教的代表輪番進行簡介,讓大家初步了解各自信仰的核心價值與實踐方式。願透過本次活動,讓我們看見彼此信仰中的光,彼此文化中的美,從體驗中學會尊重,從尊重中學會欣賞,進而共創一個超越宗教藩籬、攜手並進的未來。

圖片

溫馨互動 友善尊重
晚間重頭戲則是由天主教林之鼎神父與佛教法藏和尚主講的講座「我們與善的距離」,以信仰為本、共善為橋,引發熱烈共鳴,每一位參與者,都是和平的種子。願我們從心出發,在信仰中找回愛,在愛中擁抱世界。夜深時分,小組時間讓學員們開始構思翌日的「共融之夜」,在這裡,我們學習傾聽,也學習沉默;我們分享彼此的文化,也發現共通的善意。一整天的交流與啟發,悄悄在心中埋下友善與尊重的種子。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文/一貫道電子報團隊

2025一貫道總會《凝聚心力量 展現新希望》中

6/29/2025

圖片

6月28日晨曦中,各宗教晨禱同步展開,生活營成員在寧靜與祥和中甦醒,迎來第二天的宗教共修之旅。

圖片

心靈對話 深刻啟發
來自不同信仰背景的青年們分別走入各種信仰的場域,體驗各宗教儀式與祈禱方式,打開了心靈對話的視野,心靈在此練習安靜,世界從此變得柔軟。

圖片

雄偉建築 多元豐富
本次宗教生活營,不只是一次靜心的旅程,更是一次跨越信仰藩籬、凝聚心靈力量的盛會。早餐後,大隊人馬出發前往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沉浸於莊嚴建築與豐富展覽,感受「三好四給」的實踐精神。

佛陀紀念館為國際知名的佛教文化地標,結合人間佛教理念與現代博物館展示手法,內部設有八塔、禮敬大廳、地宮常設展區及多功能劇場,館藏珍貴佛教文物與互動展覽,讓信仰、教育與藝術自然融合。

巍峨聖殿 清淨莊嚴
午餐後轉往一貫道寶光建德神威天臺山道場,學員們不僅參觀「彌勒家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更深入了解一貫道的修辦理念與慈善精神。神威天臺山道場位於山林環抱之地,占地廣闊、景觀清幽,設有白陽殿、祖師殿、 皇母殿等主體建築,展現信仰的莊嚴與實踐力。道場並致力於青年培育與國際交流,是一貫道文化推廣的重要據點。

圖片

一貫弟子在修道與辦道上,隨時隨地要回歸自己的心性,即所謂「修道修心,辦道盡心」,修道不是修門面,辦道也非展才華,而是在修道與辦道之中,切實地省察這顆傲慢、貪婪,和逐境所生之心,以及如何下定工夫,斬斷流浪生死根源,在還鄉覺路上活潑瀟灑,老實修道、辦道,恢復清靜無染的本心,如此才能超生了死,也能與歷代前人一道同風,共霑天恩。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道本一體,理無二致,一貫真傳,師恩母德。」道生萬物,萬物本有成住壞空,在生命的旅程中,人生有四難,你我慶幸生逢其時,這完全是天恩師德所賜。一貫道道傳人間,是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作為宗旨。期許每個人皆能啟發自己的良知良能,以「覺醒、覺察、覺悟」來實踐道德生命,建構人世間的彌勒家園。

圖片

神威天臺山道場佔地面積約三百公頃(三百十餘甲),是一處天人共修,龍天護法的寶地。懷抱著白金相間的白陽聖殿,像是綠野仙鄉的一道金光射向天際。遠眺山巒疊翠,層霧飄渺彷若仙境;近觀湖光山色,碧草如茵景色如織;投入它的懷抱,自然感受它的遼闊與靜謐,宛如遠遊的孩子重回母親懷裡般的溫暖安穩。

圖片

林老前人慈悲:「神威天臺山是一貫道全體道親的道場。乃秉持歷代祖師的慈心悲愿救世胸懷為宗旨,要讓眾生都能恢復光明的本性,走向真、善、美的生命本質;因此致力於弘揚真理天道,落實儒家人倫思想於日常生活中。因此,神威道場除具教學功能外,更是開啟我們的智慧,及安身立命回歸母懷的地方。」

圖片
圖片
圖片

共融之夜 充滿喜悅
傍晚歸返會場後,進入期待已久的「共融之夜」,不同信仰的光芒,在此交織成一幅和平的織錦。和平,不是一種抽象的理想,而是每一個選擇理解、選擇愛的當下;信仰的力量,不是讓人分裂,而是讓世界更加完整。

真誠祝福 洋溢幸福
各小隊準備已久的才藝演出、戲劇短講、歌曲分享接力登場,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青年們用笑聲與掌聲彼此祝福,跨越語言與宗教的藩籬,真誠地連結了心與心。

圖文/一貫道電子報團隊

2025一貫道總會《點亮愛與希望》下

6/30/2025

圖片

在這喧囂的世界,我們暫且放慢腳步,向內尋找寧靜的方向。宗教,從不只是儀式與經典,更是指引我們回到初心的光。

圖片

莊嚴殿堂 非同凡響
6月29日是宗教與和平生活營的最終日,上午來到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今日正好是聖伯多祿與聖保祿宗徒節日,學員們一起參與彌撒,也為參訪行程注入虔誠。 

圖片

玫瑰聖母堂為天主教會在臺灣開教建立的第一座教堂,也是近代臺灣天主教會發源地,光復後被指定為主教座堂、宗座聖殿。 

哥德式與羅馬式參天聳立的尖塔、拱型窗櫺與玫瑰花窗,優美而華麗的風格,在現代都市化建築中更顯別緻,被公認為臺灣最富裝飾藝術的天主教堂。聖堂建於19世紀末,臺灣天主教傳播的歷史見證。堂內雕工細膩、氣氛肅穆,每一處細節皆展現信仰的堅貞與溫柔。從建築、人文、信仰角度,體會天主教在地扎根的歷程。

圖片

信仰實踐 多元展現
隨後轉往山達基教會高雄機構,了解該教會在文化推廣、社區參與上的努力,拓展了對信仰實踐方式的多元理解。該機構樓高十三層、總面積近三千坪,為亞洲首座理想機構,不僅為教友提供學習空間,也成為多元文化交流與公益倡議的平台。

圖片

創作分享 紀錄心光
午後,學員們進行小組創作與心得分享,一段段真摯告白,道出這三日的學習與感動。願我們因信仰相遇,因理解而靠近,因慈悲而共融。讓世界和平的種子,從此時此地悄然萌芽。來自不同宗教的青年彼此感謝、彼此祝福,也在閉幕式中寫下屬於自己的圓滿句點。

圖片

善緣迴盪 讓愛飛翔
從信仰中萌芽的善緣,才正悄悄展開新篇章。面對世界局勢的變動與人心的迷惘,一貫道深知宗教不僅是慰藉個體的靈魂,更承擔起提昇人類道德、安定社會風氣的重大使命。

圖片

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宗旨,走在推動宗教共融與文化教育的前線,透過青年培育、慈善濟世、道學研究、長照推廣與全球拓道等多面向實踐,打造一條從人心通往世界的和平橋樑。

大道同風 和平新頁
點一盞心燈,照亮和平的方向,化一座橋樑,連結愛與希望。未來,我們將持續攜手各界善信與宗教團體,擴展國際視野,強化數位道務,深耕人文關懷,立足臺灣、放眼世界,為建構多元共融、道義復興的未來社會盡心盡力。

圖片

願我們因道相知,因願同行,在世間萬象變幻中,堅定傳遞那份不變的初心—讓真善美在人間發光發熱,讓愛與希望在天地間生生不息。

圖片

圖文/一貫道電子報團隊

idealdanny
idealdann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